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有望解開長毛象的絕種秘密,該研究發現導致長毛象在4000年前滅絕的原因并非環境所致,而是源于基因突變。
該研究通過對比生活在4000年前瀕臨滅絕期的長毛象樣本基因序列,和鼎盛時期約4.5萬年前的長毛象基因序列,發現最終導致該物種完全絕種的原因是出現有害的基因變異以及基因缺失。
長毛象曾廣泛分布于西伯利亞和北美洲的寒帶冰原地區。在距今約1萬年前時,受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造成長毛象在大陸地區的滅絕,但是生活在兩個偏遠小島弗蘭格爾島和圣保羅島的少長毛象族群倖存下來,又繼續生活了數千年直到距今4000年徹底滅絕。
該研究發現,受種群數量大幅減少的影響,在這4萬年間長毛象的基因多樣性程度下降約20%,并且出現不良基因變異,其中基因突變中斷某些蛋白質的合成,控制嗅覺的基因序列中出現基因缺失,可能影響到長毛象的嗅覺。控制毛發的基因也出現變異,導致長毛象不再具有粗糙堅硬的毛發而變成較為光滑閃亮的毛發,從而大幅降低御寒功能,進而影響其生存。
該研究負責人羅杰教授表示,之所以積累越來越多的不良基因,是因為自然選擇變得不再充分。羅杰認為,此項研究最重要的結論是,當某一物種的數目小于某數值后,自然選擇將不會對該物種進行優勝劣汰而是反向而行,通過制造和積累不良基因而加速該物種的滅絕。羅杰認為該研究對保護現代生物的啟示是,當某一瀕危物種數量過少時,該物種從基因健康的角度而言,可能已不存在被挽救的可能,此時即使通過各種手段使其數量增多也不再能增加其基因多樣性。因此,保護瀕危動物的有效方式是盡量控制其數量減少。
瑞典生物學家勒夫戴倫認為,如果該結論在更多樣本和物種身上得到印證,將對未來瀕危動物保護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成果于3月2日在美國學術期刊《PLOS遺傳學》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