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蘭州市中心城區定連片區,進一步加強定連片區城市精細化與標準化管理水平,展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在《蘭州市中心城區定連片區一般地段城市設計國際邀請賽》成果的基礎上,蘭州市城鄉規劃局和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共同組織編制了《蘭州市中心城區定連片區重點地段城市設計》。
一
規劃范圍
《蘭州市中心城區定連片區一般地段城市設計》(國際競賽方案整合優化)范圍:北起豬咀嶺地區、東至巉柳高速公路、西臨山體、南至連搭魏家營村,規劃總用地面積約35.22平方公里。包含《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所確定的定連組團在內。
《蘭州市中心城區定連片區重點地段城市設計》范圍:北起豬咀嶺地區、東至巉柳高速公路、西臨山體、南至規劃連搭—金崖快速路的區域,規劃范圍面積為20.06平方公里,是《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所確定的定連組團范圍。
二
規劃定位
1、以國際競賽方案為基礎,以先進理念為導向,優化空間設計方案,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發展框架,指導蘭州市中心城區定連片區健康有序的開發建設。
2、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生態城市建設,書寫區域綠色畫卷,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片區。
3、進一步優化完善用地布局,為城市五版總規編制提供參考,為下一步控規修編提供技術依據。
4、通過精細化的城市設計導控,高水準打造城市公共建筑及公共空間,保障城市建設質量和水平。
三
空間布局
打造“一心、一軸、一帶、三廊、多片”的規劃結構,形成森林入城、藍綠交織、帶狀發展、組團鑲嵌的空間布局,構建城綠共生、城景共融的城市空間意向。
一心:綜合服務中心
一軸:城市創新發展軸
一帶:自然風光森林
三廊:三條生態景觀水廊
多片:多個城市功能片區
四
設計方案
1、山水綠洲
山水林田湖共生,城市掩映在森林中,與自然山水相融;藍綠交織,留出更多的綠色開敞空間,營造一座公園中的城市。
2、科技創新
開放活力的城市環境,吸引企業和人才、創新風尚的現代化城區。
3、人本共享
以人民為中心,回歸人性尺度,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
4、魅力城市
鮮明的城市特色,優美的城市景觀,多樣化的空間場所,展現獨具魅力的城市風貌。
五
設計策略
1、藍綠交織
與周邊自然山體連接,營造“西山翠、東緩丘、森林入城”的森林城市格局。依托現有水系、沖溝及地勢,構建一個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水安全、水景觀系統。構建藍綠交織的公共空間網絡,以梳理后的水網系統,結合入城森林、社區綠地、鄰里綠地、道路綠化設置豐富的公共空間場所。設置多層級公園體系,實現1公里可達森林,300米進入公園,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平方米。
2、產業創新
聚焦1-2個戰略新興產業,以延鏈、補鏈、強鏈的產業發展邏輯,集中精力和優勢資源,打造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實現全產業鏈發展,打造產業發展航母和西北產業發展名片。基于產業功能業態策劃,規劃形成“一心、三區、四平臺”的產業空間布局,一中心指現代服務業中心,三區指新興產業集聚區、生命健康產業區、科技研發區。
3、魅力多彩
整體塑造大氣舒展、大疏大密、簇群生長、錯落有致的空間形態,重點打造一條10公里科技大道、一條4公里森林綠谷,多個城市公園,以及門戶小鎮、醫療健康產業區、科技研發區等多個特色片區。并通過設置多處城市精品場所,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質。
4、人民城市
按照人口規模、服務半徑形成多個尺度適宜的社區鄰里,構建15分鐘生活圈。布局均衡共享的服務設施,共設置6個社區中心,7處社區公園,6處全民健身中心,13個鄰里中心。社區文化、商業、行政服務等設施集約化設置,場所共享,一站式服務。
5、快線慢網
通過“兩橫三縱”高快速環和區域軌道交通快速疏解軸帶方向交通,形成疏密有序的道路系統。建立公交導向、人行優先的綠色交通模式,結合社區劃分設置三級公交體系,并在道路系統的基礎上,設置多樣化的慢行路徑,形成人行友好的慢行系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甘肅省城鄉規劃條例》、《城市設計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現將該城市設計草案予以公示,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來源:甘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