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太總署計劃發射探測器到一顆太陽系中的最大金屬小行星??茖W家認為,這顆在小行星帶、環繞太陽運行的金屬小行星,可能是一顆原行星的核心,或許能對地球如何誕生提供線索。
名為“普賽克16”的小行星,主要由金屬組成,科學家認為它是太陽系形成時,被猛烈撞毀的一顆原行星的殘余核心。NASA正考慮派探測器到這顆小行星上,加深認識地球的鐵鎳核心,及其他行星的核心如何形成。若計劃成功,這將是科學家首次探索一個由金屬形成的世界。
亞利桑納州立大學的地球與太空研究系主任伊堅斯譚頓說,若“普賽克16”有磁場,那么它便是一顆行星巖石表面下的核心,原行星可能只有灶神星那么細,但也可能像火星那么大。灶神星是小行星帶中第二大小行星,直徑524公里。
“普賽克16”直徑約241公里,幾乎全由鐵和鎳組成。它可能是科學家唯一可直接研究的行星核心。NASA正研究耗資5億美元進行探索任務,預計探測器會于2020年11月升空,2026年抵達“普賽克16”。
翻攝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