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的長山水庫日前泄洪,在水流泄去后,水庫底部出現(xiàn)龐大的古墓群。300多公尺范圍內(nèi)分布30多座墓穴,時間從明清至民國,橫跨近300年。令人驚奇的是,一個康熙年間的墓穴竟為兩男一女合葬。
《海峽都市報》昨報導,長山水庫環(huán)著一座小山,呈倒V字形,墓葬區(qū)就分布在山腳下,從墓碑來看,墓主多為云洞巖山脈附近的龍文、龍海、臺商投資區(qū)一帶人士。漳州文保部門專家將到現(xiàn)場查看,確定是否需要搶救性保護。
1960年代,為了灌溉農(nóng)田,這里被修成水庫,淹沒墓穴,當?shù)卮迕裾f:“時間過去太久,大家都忘了水庫底下還有那么多古墓。“
這些古墓,有的保存完好,但也有些墓碑破損斷裂。此外,還有一個是比較特別三人合葬墓,墓碑上并排寫著曾祖妣、曾祖考、祖考。漳州文史專家郭聯(lián)志稱,這是夫妻與兒子的三人合葬,照當?shù)亓曀祝显岬拇蠖嗍欠蚱蓿窀缸印⑿值荛g合葬的很少見,而這種夫妻與兒子一起合葬的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