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鑫(Blow 吹音樂)
你知道音樂人的歌曲每年需播放 28.8 億次,才能達到 Spotify 員工年平均薪資約 544 萬臺幣(168,747 美金)嗎?但今日 Spotify 澄清一直以來的大眾對于串流平臺的誤會:音樂人沒有受到合理對待、遭受剝削,其實跟 Spotify 或串流平臺沒有關係。
2015 年 Spotify 又燒掉了新臺幣 63 億多,但官方認為這是 Spotify 服務推出以來最好的一年。亞太區總監 Sunita Kaur 今(6/7)受訪時解釋,綜觀 Spotify 全球表現,包括服務觸角至今已經遍及全球 59 個國家,付費訂閱用戶超過 3000 萬為世界最多,平臺上活躍用戶總數高達 7500 萬,可以說是世界最大的串流平臺。推出服務八年以來,總共已支付給音樂產業版權權利金高達 30 億美元,每年支付的權利金近乎都是以兩倍速度成長,但對于音樂人遭到剝削、不合理的收入,其實“鼓勵聽者付費”的 Spotify 愛莫能助。
▲Spotify 亞太區總監 Sunita Kaur(中) 向媒體解釋串流平臺并沒有直接面對音樂人支付權利金,而是如唱片公司、廠牌甚至是著作權集管團體等版權所有人,希望澄清迷思。(圖/吹音樂)
Sunita Kaur 提到,由于 Spotify 取得授權只面對版權所有人,如唱片公司、廠牌、發行單位、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等居中、匯聚內容單位(Aggregator),Spotify 也只會與匯聚所有音樂版權、將音樂數位化的版權所有人進行分潤。Sunita 強調平臺不會直接面對音樂人、樂團或創作者,是由這些版權所有人自行與音樂人協商分潤,Spotify 一直以來都無從置喙。
而 Spotify 近年都如實支出七成以上的營收都作為權利金,支付給版權所有人;所以在版權所有者與音樂人之間如何溝通分潤、比率,并不是 Spotify 卸責,是因為此類合議行為平臺根本無權居中干涉。
作為配套,Sunita 也提到:“Spotify 為求公開透明,自 2013 年開始便提供上架的音樂人申請帳號進入后臺、瀏覽 Dashboard 的服務,讓音樂人直接了解自己的作品被串流的次數等數據,方便與權利所有人進行款項核對,音樂人有所疑慮皆可主動申請此項服務。”
▲Spotify 有推出專為音樂人設計的后臺,Dashboard 可呈現自己作品在平臺上串流的相關資訊。(圖/翻攝自Spotify Artist Services)
Spotify 每年依照與版權所有人簽署的協定支出權利金,但由于大型音樂集團近年不斷連署調漲費率。去年度支付了 18 億美元,高達總收入的 84% 全都還歸還給了音樂產業,創下歷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