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有分干濕,這些擾人的小東西到底是從哪來的?
據報導,耳垢(cerumen)是耳道尾端的各種穢物集合,來自上千條皮脂腺與汗腺產物,再加上細微的毛發,死皮與身體皮屑,像是大雜燴累積在耳道中。
過去認為耳蠟存在是為了潤滑保濕,讓小昆蟲不易進入腦內,不過新的研究認為,耳蠟還有抗生功效。
早在1980年代有科學家收集來自12個人的干耳垢,接著用酒精混合,他們發現這種大雜燴耳垢可以殺死99%細菌株。
2011年一項德國研究支持上述研究,他們發現耳垢內有10種肽可以有效抗菌,防止霉菌生長。至于有病人外耳道感染,是因為耳垢防御機制崩壞。
不過2000年卻有西班牙學者認為,耳垢會助長某種病株生長,這次他們是用濕耳垢研究。報導認為兩種論點歧異,是來自研究的耳垢干濕不同。
報導指出,耳垢干濕由ABCC11基因決定,干濕味道聞起來也完全不同,目前在遺傳上以濕耳垢較多。
此外,耳垢還有助追溯人類移民分布,高加索與非洲人種后代多有濕耳垢,但東亞人種則有干耳垢,在太平洋小島、中亞、美洲原住民等后代身上,干濕耳垢人口分布平均。
談到耳垢人人都愿除之而后快,各種去除方法流傳好幾千年,羅馬統治時期曾撰寫百科全書的凱爾蘇斯就提到,可以用熱油或熱蜂蜜等液體注入耳朵,待耳垢軟化就可用水沖出。如果蠟狀的耳垢,就要用醋和一點點蘇打水處理。
報導提到,一般人常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其實風險很高,有可能會把耳垢推得更深入耳道,棉花棒頭還有可能掉在耳道內。因此醫生多用扁桃油或橄欖油軟化耳垢后,才進行清除。
最后還有一種令人望而生畏的除耳垢方式,就是用耳燭,不過醫學上多不贊同此法。